Educational Brand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苏轼感知的夏天温度;“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是白朴看到的夏天图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是李清照醉酒的夏日尽兴。而寻访长沙古代历史,感知书院文化,体会人间烟火,在古与今的碰撞中体悟人文精神,则是北京十二中学子——高一5班与6班同学们在第三日的研学旅程中独特的夏日记忆。
孟夏时节,阳光明媚,研学正当时。2024年6月13日上午8:00,北京第十二中学高一2班、4班同学满怀激情,沐浴着清晨灿烂的阳光,离开酒店,整装待发,奔赴接下来的旅途。
晨雾轻笼,古径通幽,北京十二中研学活动四川分队的师生们踏歌而来,步入了千年盐都——自贡。这里,悠悠古韵与现代气息交织,岁月流转之间,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光阴的故事。
江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既留下了朝代更迭岁月痕迹,也拓印下了万里长征革命足迹。今天,同学们先后抵达江西瑞金、于都和赣州,去追溯红色足迹,探索历史遗迹,体会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长风,绕过旧枝桠,盛满浓绿,倏然吹落一地夏。高铁车声遥长,六月蝉鸣纷杂,看凤凰古城中青枝,正应着这无尽盛夏。
2024年6月14日,是研学队伍在贵州的第四天,也是主要研学内容的最后一天,更是研学内容深化、研学情感升华的关键一天。大家在前几天参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系统的关于娄山关大捷、青杠坡战斗、四渡赤水、遵义会议等历史事件知识网络,同学们在登土城老巷、踏古桥老道的过程中,遥望两岸青山,俯瞰赤水波涛,万千敬仰心中起,一片丹心图报国。
湖南分队今天上午参观了三一重工,一项项世界第一、一个个全球领先令人震撼和骄傲,振奋人心。下午在毛泽东铜像前敬献花篮、祭拜伟人,并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和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对每位师生都是一次心灵洗礼和思想升华。
2024年6月14日早上8:00,同学们沐阳迎风,整装待发,正式开启了心之所向的敦煌的第一天行程。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这里不仅有茫茫大漠,落日长河孤烟,还有悠悠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宝藏,更有淳朴热情的敦煌同学。
2024年6月14日,北京十二中高一年级(7)班和高一(10)班的同学先后来到荣县树人小学、荣县第一中学访问交流,与当地学生缔结友谊、共同进步,午后,师生一行还来到了吴玉章故居,在了解吴老战斗的一生的过程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江西之东南,有一片红色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最为激荡人心的历史篇章,那便是红都瑞金。6月14日,北京十二中的学子们深入此地,去聆听历史革命的激昂旋律,感受那厚重的历史底蕴。
在北京十二中高一2、4班的研学之旅的倒数第二天,师生们来到了甘肃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沙漠探险。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海中,同学们在鸣沙山下挥舞功夫扇,在沙漠中体验骆驼的稳健,更在激烈的爬沙山大赛中挑战自我,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拼搏精神。
客家围屋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汉晋坞堡的活化石”,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黄元米粿是独具风味的赣州客家美食,是赣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同学们走进五龙客家风情园,搭围屋,感受客家独特建筑文化;做米粿,研习体验传统技艺。
研学之旅最后一日,同学们重返兰州,踏上闻名遐迩的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这座雄伟的铁桥如巨人般屹立在甘肃省,它横跨黄河,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桥梁结构坚固,承重力惊人,它以不屈的精神迎接着每一个昼夜的交替。虽然它最初被命名为“兰州黄河铁桥”,但在人们心中,它更常被亲切地称作“中山桥”。
且歌且行且从容,韶光应为少年留。2024年7月4日至8日的宁夏研学活动,对即将迈入初三的学子而言,将是一段难忘的旅程。在那里同学们将用双脚丈量茫茫大漠,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揭开古时西夏王朝的神秘面纱,忆“数代经营党项羌,唐封藩镇宋称王”,感受独属于宁夏的那一份美好。
7月6日一早,同学们迎来了意志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沙漠徒步5公里,这是勇敢者们的挑战。徒步的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这里沙丘连绵,浩瀚无垠,同学们轻装上阵,争先恐后越过拱形门,踏上这片黄色的海洋,感受着脚下细软的沙子,仿佛能听到沙漠的呼吸。